新快報記者所調查的白云機場130家店鋪占比情況
白云機場安檢隔離區(qū)內的逸臣和生利貿易旗下商鋪分布示意圖。 制圖:/王云濤
獨家調查 白云機場"高物價"背后是兩公司壟斷?
■統(tǒng)籌:新快報記者 王中 鄧瑞燕
■采寫:新快報記者 龐倩影 陸琨倩 柯強 朱玲 實習生 許莉蕓
新快報在2012年11月的調查中發(fā)現,白云機場的物價高并不主要是因為租金高而導致。那么,廣州白云機場到底憑何而貴?記者調查發(fā)現,從出發(fā)大廳到安檢隔離區(qū),再到到達大廳,共計走訪了130家店鋪,其中竟有65家只屬于兩家公司,他們分別是廣州逸臣貿易有限公司(簡稱逸臣)和廣州生利貿易有限公司(簡稱生利貿易),并且進入安檢隔離區(qū)的好鋪位,幾乎都是逸臣和生利貿易,為何這兩家公司如此占優(yōu)勢?高物價是否與他們的壟斷有關?
令人奇怪的是,這65家店鋪經營的內容包羅萬象,仙蹤林是生利貿易的,周黑鴨也是生利貿易的,太平沙面館是逸臣的,為何這些連鎖餐飲店進入機場就成了他們的?更令人不解的是,這些連鎖餐飲店進入機場后,針對加價問題,店員給到記者的回復是“機場是這樣貴的啦!”為何連鎖餐飲不堅持同城同價,愿意讓貿易公司來定價?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調查。
疑問1
為何連鎖餐飲同在機場開店
周黑鴨、仙蹤林加價,星巴克卻同城同價?
2012年11月7日,在到達大廳通往地鐵站的通道上,記者在一家周黑鴨的店里,店員如此解釋加價情況:“機場內的是按斤稱,廣州市內則是按盒賣,其實貴也貴不了多少錢,算下來機場也就比外面一斤貴10元左右,如鴨脖一斤在機場內是39.8元,廣州市內是29.8元。”
“你們在機場的價格是自己定的嗎?”記者問。
周黑鴨的店員則稱,“不是的,所有價格是機場定的。”
今年1月初,新快報記者致電湖北周黑鴨食品有限公司,詢問為何該店的產品在機場內不僅實施與機場外不同的售賣策略,機場內按斤稱,機場外按盒賣,而且在機場內每斤加價10元銷售。
周黑鴨的客服解釋稱,各地區(qū)定價是參考該區(qū)域實際情況,并非全國范圍內價格一致,廣州市區(qū)與機場有價差是因為機場門店租用費用高進行了一定的調整。
相似的理由,記者在仙蹤林機場店也聽到過,該店員表示,“價格高于市區(qū)系租金較高的緣故。”該店在機場的拿鐵咖啡售價較廣州市內高了7元。
可是,為何星巴克同樣是在機場經營,承擔著相似的租金,仍堅持商品的同城同價,難道星巴克是在虧本賺吆喝?
另外,為何星巴克可以在同城同價的狀況下,一再開店,在B區(qū)登機口開設一家后,今年又在A區(qū)登機口再開一家?
星巴克與周黑鴨、仙蹤林的對比,讓記者疑竇重重,為何同是連鎖餐飲公司,有些進了機場就“自抬身價”,有些就堅守自身價格體系不變?
疑問2
為何周黑鴨、仙蹤林開的發(fā)票是生利貿易公司的?
記者隨后在上述連鎖餐飲店消費,當記者要求開具發(fā)票時,卻赫然發(fā)現周黑鴨給予發(fā)票上的銷貨單位是“廣州市生利貿易有限公司”,同樣的發(fā)票,記者在仙蹤林也收到。
為何明明是仙蹤林與周黑鴨,卻開的是生利貿易的發(fā)票,這兩家連鎖餐飲企業(yè)與生利貿易是何關系呢?
仙蹤林機場店店員稱,該店是仙蹤林的加盟店,由生利貿易提供場地和人員,加盟“仙蹤林”這一品牌,其店內餐品均由仙蹤林提供,與其他分店并無區(qū)別,至于價格與其他分店有出入是由于運營成本提高而進行的調整。也就是說,這是一家加盟店,被授權使用“仙蹤林”品牌并自主經營。周黑鴨的店員則對此解釋不清。
記者通過電話咨詢了湖北周黑鴨食品有限公司,該公司稱國內所有周黑鴨門店均系直營,并無加盟或代理。如此,位于白云機場的這兩家周黑鴨應屬湖北周黑鴨食品有限公司所有,而非生利貿易開立,那為何該門店所開稅務發(fā)票又由生利貿易開具,該公司與湖北周黑鴨食品有限公司到底是何關系?有無可能系生利貿易擁有商鋪使用權而進行轉租呢?就這一疑惑,記者電話咨詢了機場航站樓的相關管理部門,該公司相關工作人員稱機場內的所有商鋪均是經過招投標來公開競標,所有品牌都是通過正常途徑進入機場的。
在疑團難解之時,記者發(fā)現連鎖餐飲機場店不是連鎖品牌本身開的,這一情況不止出現在生利貿易上。記者走訪時也發(fā)現,逸臣也會如此,如連鎖餐飲太平沙面館。
在太平沙面館,菜單上寫著“逸臣美食廣場”,服務員送來的餐具中標識著“逸臣”二字,濕紙巾上標明是“逸臣面館”,在開具的發(fā)票中,開具方也標明是“廣州逸臣貿易有限公司”,并未以“太平沙”來標注,記者看到產品的價格和品類,也與市民熟知的太平沙截然不同。服務員告訴記者,“‘太平沙’只是名稱,商店是屬于逸臣旗下的。”。對此,太平沙財記向記者確認,機場店是他們的品牌,但未參與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堅持同城同價的星巴克開具的發(fā)票卻是自家的——“廣東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加價的連鎖餐飲店背后經營的是另有其人,不加價的連鎖餐飲是自身經營,這是否就是物價被控制抬高的背后原因?
疑問3
為何連鎖餐飲店未進安檢區(qū)
逸臣和生利貿易卻“稱霸其中”?
除了連鎖餐飲背后是貿易公司外,記者連日來的調查還發(fā)現,上述的逸臣和生利貿易不僅占據廣州白云機場的多處鋪位,而且都是好鋪位。
如從地鐵站“機場南”出來后,是白云機場主樓負一層,這里有一條東西向的通道,通往到達大廳的A區(qū)和B區(qū)。而從右手邊向東徑直向前的這條通道內,雖然有5家商鋪,但其實被廣州逸臣和廣州生利貿易統(tǒng)治了。
其中“生利惠龍便利店”是最靠近中間大廳的一個店面,這是一家售賣日用雜貨的商店,包括食品、飲料、香煙等;旁邊是它的姊妹店,“生利惠龍工藝品”,這是一家專營手工藝品的商店,紀念品、裝飾品居多。繼續(xù)向前,是武漢特產“周黑鴨”,柜內是鹵味鴨脖、鴨翅,但這家其實也是生利貿易的。
剩下的是兩家特產店,分別售賣東南亞特產和港澳食品。而這兩家其實是逸臣的。
好鋪位不僅表現在通道的便利性和集中性上,還表現在進入安檢隔離區(qū)的壟斷性上。據不完全統(tǒng)計,在安檢隔離區(qū),幾乎沒有大的連鎖餐飲店,而逸臣在登機口附近占據了21家店鋪(其中包括書店)。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A07-A11的登機口就只有逸臣的店鋪,分別是逸臣商場和逸臣咖啡;同樣的情況在B07-B10登機口也出現。而在登機口B01-B04就全是生利貿易的店鋪,分別是生利咖啡簡餐和生利商業(yè)。
11月7日上午,新快報記者來到廣州白云機場B01—B04登機口的出發(fā)區(qū)——這里儼然是生利貿易的天下,信步進入生利惠龍的咖啡簡餐店,查看其綠色邊白色底的菜單,上面的價格讓人有種瞠目結舌的感覺:一杯現榨的橙汁售價48元,如果以廣州市內8元一杯的價格來比對,消費者要花6倍的價格才能喝到;一罐王老吉[微博]賣到22元,比市內4元高了5.5倍;更別提龍井茶58元一杯,綠茶48元一杯了。
面對這些“發(fā)高燒”的價格,記者詢問生利惠龍咖啡簡餐店的店員,其解釋稱,機場是這樣的。
■鏈接
租賃合同要求“同城同價”
在一份2008年白云機場候機樓租賃合同中,有一份關于候機樓內商品定價要求的附件。附件中,對品牌專賣店和品牌綜合店銷售的商鋪要求“同城同價”,不得高于廣州市環(huán)市東路高端商業(yè)圈內同品牌同質商品的價格。
而對于旅客必需品方面,分作餐飲及其他外面食用商品做了細致要求。從這份附件中記者看到如下要求,“白粥每份凈含量不少于200克,售價不高于5元;粉面類每份含量不少于100克,售價不高于20元;餃子或云吞每份含量不少于150克,售價不高于20元;米飯?zhí)撞兔糠葜辽俸瑑蓚葷菜、一個素菜和一碗湯(或除水之外的飲品),售價不高于35元;碳酸類飲料每份不少于355毫升,售價不高于10元;咖啡每份不少于150毫升,售價不高于15元。”在外賣食用商品中,對瓶裝飲用水、飲料、餅干、方便面及八寶粥等均做了詳細的限價規(guī)定,如500毫升裝農夫山泉不得高于6元、355毫升裝雪碧不高于5元、100克裝康師傅“3+2”夾心餅干不高于5元、110克裝統(tǒng)一來一桶不高于6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