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營網綜合報道】隨著我愛我家先行代付尾款,張金鳳騙房一案似乎暫時告一段落。但在昨天(3日),又出現了一套疑似涉及張金鳳購買過的房產。這次不同的是,牽涉到的中介不是我愛我家,而是中原地產。
據新京報報道,昨日,業主楊先生聯系本報稱,去年年底,自己將該小區的一處房產掛牌準備出售后,一名張姓女士和中原地產季景沁園經紀人雷某聯系他稱想要買房。
“根據媒體曝光的有關信息,想買我房的這名張女士,就是張金鳳。”楊先生稱,與通過我愛我家中介購房的手法如出一轍,張金鳳自稱無購房資格,以購房代理人的身份同自己進行商談,房產則過戶給被張金鳳稱為“表弟”的順義區李遂鎮人李某。同樣,張金鳳提出先付1/3首付款,過戶后再將尾款全部結清。
“因為覺得中原地產是個大公司,經紀人也一再表示公司多次進行過同類房產交易,不會出問題。”楊先生稱,拿到首付款135萬后,即將房產過戶,“連擔保協議都沒有簽過”。但是,房屋過戶后,張金鳳一直以貸款未批為由,拖欠著315萬元尾款,“我也沒有搬出房子”。
根據張金鳳提供的貸款函,楊先生到中國銀行宣武支行查詢發現,貸款早已在今年2月初被張金鳳以房屋裝修為由取走,金額為299萬元。
“目前,還不知道張金鳳是否用這套房產進行過其他抵押貸款。”楊先生表示擔憂。
對于楊先生遭遇的情況,昨日,中原地產北京總部企劃部總監尹迪稱,經公司了解,望京季景沁園小區確有疑似涉及張金鳳的一筆交易,是否涉及尾款未付和具體數額目前仍在核查中。
有中介行業人士稱,除我愛我家查出的11套房產交易外,中原地產也有6套房產交易涉及張金鳳。
對此消息,尹迪予以否認,稱“目前只了解到有一筆疑似的”。媒體報道張金鳳事件以來,公司對可能涉及張金鳳成交房屋進行了調查了解。“但張金鳳購房用的不是本名,而是很多他人的身份證,所以公司一直排查,具體情況還在核實確認中,如確有涉及張金鳳購房后尾款未結的交易,公司會嚴格依照合同約定和法律規定積極配合客戶處理,協助追討欠款”。
昨天,朝陽警方傳來消息證實,張金鳳案曝光后,警方經偵部門已接到一名售房者報案。警方已受理此事,是否立案仍在進一步工作中。
事件回顧
3月底,媒體報道了一則新聞,多位業主在先收到三分之一房款的情況下,就將房屋過戶,但余下的尾款卻遲遲沒有到賬。
據新京報報道,馬先生稱,去年12月,通過“我愛我家”酒仙橋晶都國際店,他出售名下僅有房產,經中介介紹結識一位名叫張某的女買家。
“她說先給1/3首付款。”馬先生回憶,張某以受限購限制無法直接買房為由,委托其侄女王某出面簽合同。由于暫時拿不出大量現金,張某提出先付1/3首付款,待房產過戶進行商業抵押貸款后,按合同約定時間付清房款。
隨后,馬先生與王某簽訂合同,并把房屋過戶到王某名下。
看著合同規定的交款日快到了,馬先生又給買方打電話,發現對方無法聯系上了,“我愛我家”也沒有對此做出解釋。
在跟“我愛我家”交涉過程中,馬先生發現,有著同樣經歷的賣房人不止自己。
一份名單顯示,至少有7人9套房在“我愛我家”酒仙橋晶都國際店、望京區網絡1店出現此類情況,房產交易價格從240萬至370萬不等,總額超過3000萬,約有70%的尾款未付,且買家姓名多相同或相似。
在向住建委查詢房產狀況時,馬先生等賣房人發現,出售的房產在過戶后被多次抵押,產生巨額貸款。
最慘的賣房者是已被趕出家門的劉女士,她價值265萬元的房產,過戶后被抵押給了一家地產公司,后又抵押給了個人。
案發后,我愛我家方面也給出了相應的應對方法,承諾先行賠付拖欠的尾款。
據京華時報報道,我愛我家公司先行支付張金鳳拖欠賣房者的尾款已經到賬。我愛我家方面表示,目前正在向賣房者收集相關證據,后將對買房人和張金鳳提起民事訴訟。
昨天上午,多名賣房人稱已經收到“我愛我家”替張金鳳支付的未付尾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