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雖然物美價廉,但總有一些囧事會讓你哭笑不得。根據國內最大團購導航團800團購投訴區的統計,2011年7月4日至10日,一周時間共計收到團購投訴260起,其中實物類團購投訴占優勢。
筆者在一些團購論壇上看到,不少網友將自己的不愉快團購經歷匯總起來,總結出那些不良團購中最讓他們無法忍受的“4宗罪”。
第一,團購網站數量增多,魚龍混雜,導致品質較低、服務縮水。小張以58元的價格團購了一個染發套餐。原本團購時寫著高級發型師服務,還可以選擇歐萊雅、威娜等知名品牌。到達店面后,對方以高級發型師全部上陣、無法提供服務為由,請小張在一旁等待,要么接受普通發型師服務。等了很久,無奈之下小張就接受了普通發型師的服務。在染發的過程中,眼尖的小張發現發型師并沒有采用承諾中的名牌,而是使用了普通牌子的產品。小張還被告知,如果需要名牌產品的話,需要額外付48元。
第二,少數團購行為竟真假不分,拿假貨忽悠消費者。市民楊先生曾在網上參與一次某品牌運動鞋的團購,價格比專賣店便宜了一半�?墒悄玫截浳锖�,楊先生明顯發現這是假貨:“一股很濃的異味,穿起來特別夾腳�!彪S后楊先生才到這家團購的店鋪網站上去看,發現店家出售的大多是假貨。
第三,團購商品低價欺騙消費者。市民姚小姐參加了一次化妝品團購,僅用3元錢即得到一只眼霜的小瓶裝。原本心滿意足的她在一次逛街時才發現,這些小瓶裝根本就是商家送出的貨物,可免費索取。無獨有偶,姚小姐另一次團購一件150元的化妝品,號稱已經對折,沒想到后來她才發現這件商品只需210元,還有七五折的推廣價,算上郵費等反而比團購還便宜。
第四,團購售后服務難尋,退款難于上青天。市民唐先生曾團購了一件防水外套,結果發現送到的貨物有一大塊污漬,找到商家對方表示“我沒收你錢,你找收你錢的人去”。于是找團購網站要求退款,客服答應盡快辦理,可等了一個月了還沒到賬。(C桐)
來源: 大洋網
聲明: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