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北京,風雨送春。在第37個“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即將到來之際,《中國質量萬里行》雜志社和中國質量萬里行投訴平臺在這里舉辦“中國質量萬里行2018年度消費者訴求白皮書”發布活動。我們共同研討打擊假冒偽劣行為、優化市場營商環境、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方法途徑,通報中國質量萬里行消費投訴平臺2018年度消費領域主要行業、主要消費品的投訴統計分析報告,針對性很強,很有意義。
當前,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中高等收入國家的行列,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專家統計,2014年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是51%,2015年達到66%,2017年達到78.5%。通過提升質量,可以豐富和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促進消費擴大升級;改善消費環境,有助于更好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強化市場公平競爭,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倒逼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19年重點工作中強調,要努力滿足最終需求,提升產品質量,加快服務業發展,改善消費環境,讓老百姓吃得放心、穿得稱心、用得舒心。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質量基礎的概念,要求加強質量提升。市場監管總局局長張茅同志在全國市場監管工作會議上也指出,要把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凈化市場消費環境,作為擴大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舉措。具體要求是:針對市場環境中影響消費者信心的薄弱環節,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嚴謹標準、嚴格監管、嚴厲處罰、嚴肅問責,下大力氣抓好食品藥品安全,增加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次活動的主題定為“倡導誠信經營,優化消費環境”,就是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全國市場監管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行動。
中國質量萬里行從1992年成立起,就開始受理消費者投訴,27年來從未間斷,風雨兼程。這一活動曾被朱镕基、薄一波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贊譽為新聞界的一大創舉。從2016年開始,中國質量萬里行雜志社聯合社會力量打造了全新的消費投訴平臺,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大大提升,年處理消費者投訴十余萬件,受到社會各界的較高贊譽。平臺以促進涉訴雙方和解為宗旨,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以調解為主要手段,以現代互聯網技術為工具,站在第三方立場,客觀公正地解決消費糾紛。平臺在行業內首創在線調解消費投訴機制,通過在線協商、在線咨詢、在線調解、在線評議、在線仲裁、在線督辦等程序,實現投訴處理規范化、規�;I化、數字化,大大提高了投訴的便捷性和解決率,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維權成本,化解了消費矛盾,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年度“消費者訴求白皮書發布會”已成功舉辦兩屆,今年是第三屆。白皮書的各項數據全部采自中國質量萬里行消費投訴平臺,實際發生,件件處理。這些投訴,大都是企業解決不了、政府部門和消協協調未成、打官司又立不了案的老大難糾紛,經過多次反復,很容易激化為對抗性沖突。值得欣慰的是,在廣大消費者的高度信賴和誠信企業的著力配合下,絕大部分投訴在平臺上都得到圓滿解決。在化解消費矛盾的同時,投訴平臺積累了大量的消費者意見數據,基于大數據統計分析形成的投訴分析報告,對于市場監管總局等政府部門及時發現系統性、區域性重大質量安全問題,對于企業全面了解產品質量、服務質量缺陷和用戶需求,對于消費者明辨產品質量優劣、規避消費風險,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中國質量報刊社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主管的媒體集群,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重要的輿論陣地,旗下擁有《中國質量報》,以及《中國質量技術監督》《中國質量萬里行》《產品可靠性報告》三本月刊和中國質量新聞網。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在總局各業務司局的指導支持下,中國質量報刊社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定服務市場監管工作的宗旨,辦報辦刊質量不斷提高,《中國質量報》已經成為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和權威性的專業報紙,旗下其他媒體也分別在各自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長期以來,中國質量報的事業、中國質量萬里行雜志社得到了各位與會嘉賓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有力支持,我們愿意和大家一起,把這項緊貼消費者權益、服務于質量提升的活動持續有效地開展下去,豐富起來,推動消費升級、服務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