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星星 印睿 圖/黃程
6月27日,第一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在長沙盛大開幕。作為本屆博覽會的重頭戲之一,中非農業合作發展研討會在湖南賓館成功舉辦,來自非洲和中國的政商嘉賓歡聚一堂,共謀中非農業合作發展大計。非洲國家政府、企業及國際組織共200多名嘉賓,中國農業農村部門、商務部門、國內農業科研機構專家與企業共212名嘉賓參加盛會,其中,部級嘉賓24位。烏干達、中非、加納、利比里亞、岡比亞等14個非洲國家的農業部部長和非洲聯盟、聯合國糧食計劃署、聯合國婦女署、非洲綠色革命聯盟、比爾蓋茨基金會等國際組織代表受邀出席了研討會。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隋忠誠、農業農村部總畜牧師馬有祥、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副署長周柳軍、烏干達農牧漁業部部長文森特·塞姆·皮嘉、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出席研討會,并先后致辭。一致認為,中國與非洲各國歷來都是同呼吸、共命運的好兄弟、好伙伴。特別是2013年,習近平主席訪非時提出“真實親誠”的對非合作理念后,中非合作步入全方位發展的快車道。2018年,中非貿易額達到2042億美元,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存量超過460億美元,中非合作對非洲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0%。中非雙方同心同向、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合作共贏之路,結成了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其中,隋忠誠指出,湖南積極推進農業對外開放和“走出去”,與非洲國家在農業經貿、農業技術及人才培訓、農業援助合作等方面大力合作、密切交流,取得了豐碩成果。今后,將進一步加大農業科研、種業、技術推廣、培訓、農機裝備推廣和農產品貿易等方面的共贏合作,積極建設境外農業產業園,擴大湘非農產品貿易,建立農業設備和機械租賃中心,不斷造福湘非人民。馬有祥指出,中方愿與非洲各國一道,進一步加強溝通交流。一是推進政策對接,提升合作機制。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與非盟《2063年議程》、《非洲農業綜合發展計劃》、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非洲各國農業發展政策對接,與非方共同編制《中非農業現代化合作規劃》,強化中非農業合作頂層設計。二是推進經貿合作,助力農業發展。鼓勵和支持有實力的企業赴非投資興業,發揮好在非農業合作園區輻射帶動作用,促進非洲農業發展。三是推進科技合作,增強發展動力。鼓勵雙方科研機構和專家學者加強交流,立足中非農業發展實際,加強科研聯合攻關和成果轉化,為非洲開發一批先進適用農業技術和物資裝備。四是推進能力建設,提供智力支撐。中國農業農村部將積極加強與國內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繼續向非洲國家派遣高水平農業專家和職教教師,進一步擴大對非培訓規模,為非洲培養更多農業人才。
研討會上,中非多位嘉賓還進行了分組討論,分別就中非農業合作政策對話、中非農業合作實踐交流等內容進行了討論交流,并進行了現場簽約。在本次研討會上,中非共簽署了8個農業對非合作項目,簽約金額達274700萬美元。會上由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非洲聯盟、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非洲綠色革命聯盟等7家單位聯合發出倡議,共同發布了“關于加強中非水稻領域南南和三方合作的倡議”。
本次研討會有層次、有重點、有亮點,讓與會嘉賓和各國參會代表清楚地感受到中非各國之間的發展前景,務實了解到我國在農業政策、糧食安全、農業貿易、農業機械等領域對非合作的現狀,為中非農業合作提供了新的交流平臺,描繪了中非農業合作新的美好藍圖,開辟了中非農業合作新的上升通道,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湖南農業與非洲合作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