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3日,英雄鏈上市!將近三個月過去,這個ICO的偽項目被曝是一場騙局,這個以所謂柬埔寨國家級區塊鏈項目圈錢的項目,國內的投資者已經上報公安,予以立案。
3月28日,《共享財經》從相關渠道獲悉,國內諸多投資人經代投人參與英雄鏈項目,英雄鏈HEC上線后,代幣價格一路走低,投資人所持代幣的市值蒸發了90%,看著不斷減少的本金余額,投資人決定報案。在投資人提交相關證據,并與國內南方某地公安局多次溝通,以及該地公安局連續幾天的多番內部討論之后,3月14日,該地公安局以詐騙罪予以立案。
3月27日,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肖楓透露,該地公安對于英雄鏈 ICO代投涉刑案進行立案,初步認定涉嫌罪名為詐騙罪。
記者了解到,在今年初英雄鏈剛上的時候,市場上一片叫好聲,市場行情火熱。按照官方宣傳,英雄鏈有強大的項目團隊陣容以及官方背書,遂引得眾人蜂擁而至。
但是,英雄鏈上市后卻迎來大跌,上市第一天便破發。一周后,站臺人付崇洋、崔萌等紛紛辟謠。項目的合作方AG亞游表示摸不著頭腦,原因是:戰略合作傳聞純屬捏造。
英雄鏈被爆站臺人造假后,價格更是一路下跌,到了0.15元人民幣。資金損失太大,散戶已經自動組織起了維權。
不過揭露歸揭露,項目還是要繼續推,英雄鏈官方開始利用各種社群活動、福利活動、發軟文,還在官方群里公開承諾在10月份系統上線時把幣價做到百倍等等,最后說破發是上一個運營團隊運營不利造成的,配合著市值管理,終于硬生生將幣價拉到了0.26。
而到了3月15日國內消費者保護日,本來就是敏感的時候,這一系列的舉動出來,本來維權者的情緒已經稍微安撫,可英雄鏈又開始了暴跌,一路跌至0.09元,散戶的維權情緒又開始高漲。
在整個的維權過程中,最大的問題在于是否能夠成功立案,這也是ICO維權中最受市場關心的問題。
雖然民警建議維權人士前往當地派出所進行報案處理,但由于目前國家法律并不存在針對數字貨幣Token的有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定,因此在案件的定性上很難劃分,所以投資者們也比較迷茫。
“其實早在去年9月4日下午,央行聯合七部委就已經要求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立即停止,且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當做出清退等安排。目前就“英雄鏈事件”的相關報道內容看,一方面項目本身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規,涉及金額巨大,嚴重破壞了社會經濟秩序,涉嫌嚴重刑事犯罪,公安機關應該立案調查。其次,發行方虛構重要事實,涉嫌經濟欺詐,這也屬于刑事案件的范疇。”有律師建議。
對此,該律師稱,對于涉及到虛擬貨幣ICO涉嫌詐騙維權的正確方式應該是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對涉及境外的嫌疑人,可以進行國際通緝。保護中國公民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維護中國的經濟金融秩序。如果要進行民事訴訟,由于責任人在境外,追究賠償責任難度較大。但是在公安機關不能立案的情況下,民事訴訟也是一個可以選擇的維權途徑。投資者可以嘗試在自己工作居住地的法院起訴。
記者了解到,隨著全球數字貨幣圈的泡沫被戳破,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假項目、詐騙ICO暴露出來,英雄鏈僅僅是眾多ico項目維權事件的其中一起,尤其是ico最瘋狂的時段結,目前迎來了破發潮,幾乎每天都有人在維權,維權似乎成了常態化。
而如今,一些維權事件并未得到解決,國內公安局雖然立案調查,也定了罪,但投資者的這比資金是否能追回,可能需要一段漫長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