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國國會聽證會上提議區塊鏈應用于供應鏈管理及打擊不正當競爭和盜版產品
據CNN消息,美國研究與技術監督小組委員會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幫助改善供應鏈管理和運輸,并打擊不正當競爭和盜版產品。監督小組委員會主席Ralph Abraham在開場詞中稱,“我們明白區塊鏈技術可使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都受益,我們正在尋找能適當利用這項技術的方法。”
2.印度最高法院拒絕請愿 不會禁止RBI的法令
據Cointelegraph報道,印度數字貨幣律師組織Crypto Kanoon發推稱,印度最高法院拒絕對印度儲備銀行(RBI)簽署臨時禁令。此前,11個不同數字貨幣公司的代表遞交請愿書,要求最高法院簽署臨時禁令,使RBI發布的數字貨幣公司銀行服務禁令無效。法院文件已經確認禁令暫時不會頒發,將于5月17日再度舉行聽證會。
3.津巴布韋央行下令禁止所有數字貨幣交易
據Newsday,津巴布韋中央銀行——津巴布韋儲蓄銀行已經下令,津巴布韋所有金融機構立即停止交易數字貨幣或以數字貨幣進行交易。RBZ銀行機構注冊官NormanMataruka昨日在通告中表示,他們正在采取這些措施來保護公眾,維護該國金融體系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健全性。
4.新三板掛牌公司2017年年報披露完畢,半數公司涉足區塊鏈等技術的科研活動
5月11日,新三板掛牌公司2017年年報已經基本披露完畢,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表示,截至目前,共有10764家掛牌公司完成2017年年報披露工作,按期披露率96%。其中,約有半數公司通過設立下屬研究院、與研究院合作科研項目、引進具有科研院所背景人才的方式深入開展科研,科研范圍涉及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
5.工信部監管科研機構CCID:將建立全球公鏈評估指數
據CCID官方消息,5月11日上午,公有鏈技術評估專家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研究確定了公有鏈評估對象的認定標準,并確定了首批評估對象名單。首期全球公有鏈技術評估指數將于近期發布。
6.德勤報告:30%金融高管計劃在一年半內布局區塊鏈
德勤與金融高管研究基金會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30%金融高管計劃投入資源以研究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該報告還調查比特幣價格的重大變化或負面消息是否會挫敗金融高管探索區塊鏈的積極性,6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會被嚇倒。
7.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副主任:不能因為出來區塊鏈就要求區塊鏈立法
今日,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劉春泉發表評論文章《電子商務法與數字經濟是什么關系?》。文中指出,站在法律關系的角度,新技術新商業帶來的變化需要確定新的法律規則,但法律關系不會像技術和商業現象那樣頻繁變化。不能因為出來區塊鏈就要求區塊鏈立法,大數據火熱就要搞大數據立法,新事物是層出不窮的,立法不可能始終追技術熱點。
8.首屆全球區塊鏈領袖峰會 NULS獲優秀項目獎
5月12日,首屆全球區塊鏈領袖峰會在中國深圳舉行,這場峰會是由未來財經、北美區塊鏈協會、俄羅斯議會區塊鏈委員會、南方區塊鏈研究院聯合主辦的區塊鏈行業發展線下交流會。NULS項目在本次峰會上榮獲2018年度最受歡迎項目獎。據悉,NULS為全球開源項目,已在中、美、德、奧、韓等十幾個國家建立社區,NULS主網已開啟公測,黃連金、極豆資本等已加入NULS節點競選。
9.北京新發地市場將融合區塊鏈等技術打造“中國綠鏈”果蔬生態平臺
據《北京晚報》報道,5月12日上午舉行的2018北京新發地高端論壇透露,新發地將打造“中國綠鏈”果蔬生態平臺,該平臺將整合種植基地、果蔬品牌、冷鏈物流、智能倉儲、電商平臺等全產業鏈優質資源,融合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技術,將津冀優質農產品通過市場的便民菜店、菜車、生鮮連鎖品牌超市以及網上商城等多種途徑銷售到首都市民的餐桌上。
10.證券時報:區塊鏈成傳銷新騙術 大媽們且慢入場
今日,證券時報記者發文指出,今年以來,出現了大量打著“虛擬貨幣”、“區塊鏈”等名義開展傳銷的騙局。騙子們抓住了普通投資者不懂虛擬貨幣、區塊鏈,卻又希望趕上虛擬貨幣投資熱潮的心理,其騙局設置復雜,投資者容易上當。其中,中國大媽是最常見的受害者。陜西省政協委員張陽秋提醒,各種虛擬貨幣平臺普遍宣傳“區塊鏈”、“去中心化”等技術,有的還以國際組織、跨國金融集團命名,極具迷惑性。中老年朋友一定要慎重投資,最好不要涉足不熟悉的投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