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關于2012年保護知識產權及打擊侵權假冒工作
(一)積極開展專項整治。
2012年,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共部署開展了11項專項整治。各地區、各成員單位,嚴厲查處了各種侵犯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制售假冒偽劣農村市場商品以及藥品、農資、汽車配件,通過進出口、網絡商品交易等方式售假的違法行為。同時,開展打擊犯罪行為的集群戰役和破案會戰,依法快捕、快訴、快審、快判侵權假冒犯罪案件。
行政執法部門共查辦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案件325271件,涉案金額88.9億元,移送司法機關涉嫌犯罪案件6999件,搗毀侵權和制假售假窩點20721個。公安機關共破獲侵權假冒犯罪案件43773件,抓捕犯罪嫌疑人60306人,涉案金額113.2億元。檢察機關共批捕侵權假冒犯罪案件8194件、犯罪嫌疑人14842人,審查起訴案件16143件、28419人。審判機關共受理侵權假冒犯罪案件15121件,審結14662件,生效判決人數17869人。
(二)長效機制建立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一是法律法規體系和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完成了《商標法》修正草案,已經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出臺了審理信息網絡傳播權民事糾紛案件的司法解釋;發布實施了一系列新的標準;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的意見。
二是宣傳教育廣泛深入。各地區、各成員單位在辦公場所、汽車站、火車站、商業區、大中型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人員集中場所張貼條幅、發布公益廣告、播放宣傳片、發放宣傳冊,舉辦知識產權宣傳周、現場咨詢、政策宣講會、專題講座、成果展覽等活動,營造了良好社會氛圍。
三是誠信建設得到加強。各地區、各成員單位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向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延伸,積極開展行業信用評價和誠信宣傳教育,建立違規失信行為數據庫,發布違規失信企業及其法定代表人、相關責任人的“黑名單”,推動建立失信懲戒機制。
六、 關于2012年我國承接服務外包情況
(一)服務外包業務規模穩步增長。據服貿司業務統計,2012年我國共簽訂服務外包合同144636份,合同金額612.8億美元,同比增長37%,執行金額465.7億美元,同比增長43.8%。其中,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金額438.5億美元,同比增長34.4%,執行金額336.4億美元,同比增長41.1%。
(二)服務外包業務仍以信息技術外包為主。2012年,信息技術外包(ITO)、業務流程外包(BPO)和知識流程外包(KPO)占比分別為56.1%、15.5%和28.4%。
(三)服務外包業務以美歐日為主要市場。2012年我國承接美國、歐盟和日本的外包執行額依次為89.4億美元、54.6億美元和48.3億美元,占總執行額的26.6%、16.2%和14.4%。
(四)服務外包業務就業規模進一步擴大。截至2012年底,我國共有服務外包企業21159家,從業人員428.9萬人,其中大學(含大專)以上學歷291萬人,占總數的67.8%。
【中國證券報記者】:我們注意到今年我國1月份利用外資還是出現了一個繼續下降的態勢,無論是從環比還是同比來看降幅都比較大,請問商務部如何看待這種情況?另外,對于我國今年利用外資的形勢是不是比去年更加嚴峻?
【沈丹陽】:從剛才給大家報告的1月份利用外資的統計數據來看,雖然統計確認的實際到資是有所下降,而且下降幅度還不算太小。但是,也有不少好的跡象,比如新設外資企業數增長了34.3%,合同外資額增長了13.1%,歐盟、臺灣省等國家地區的實際投資增長也比較快。從全面來看有好的一面,也有比較不盡人意的一面。畢竟只過去一個月,外資、對外投資不像外貿,僅憑一個月的數據還不能作為判斷全年趨勢或者形勢的依據。關于您提到的形勢問題,上個月的新聞發布會上我記得我曾經表示過,由于我國利用外資保持增長的主要動力并未消失,2013年全國吸收外資規模仍將保持平穩的態勢。當時我還說過,由于外部不確定因素比較多,總體形勢會比較嚴峻,這個判斷目前沒有改變。之所以在判斷我國實際利用外資不至于出現大幅度下降的同時又強調形勢嚴峻,主要是因為全球跨國投資受到當前經濟形勢的影響,近幾年的發展趨勢是下行的趨勢。
今年直到目前為止,也沒有看出全球跨國投資令人樂觀的跡象。據聯合國貿發會最近一期的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顯示,去年全球跨國直接投資下降了18%,其中亞洲地區下降了9.5%,雖然我們也下降了7.3%,但是我們吸收外資仍然僅次于美國,居全球第二位。總體上是這樣一個下行趨勢,所以我對今年形勢的判斷,跟我上個月新聞發布會上報告的一樣,沒有改變。
【路透社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商務部去年11月決定對原產于美國、歐盟和韓國的多晶硅產品發起“雙反”調查,時至今日,最終的調查截止日期可能已經臨近了,我們大家都比較關心最初的裁定結果是怎樣的?另外,歐盟方面也在加緊進行對中國出口的太陽能類產品的“雙反”調查,并可能正在考慮進行征收雙反稅。來自布魯塞爾方面的聲音曾經一度認為中國的新一任政府上臺可能會減少通過磋商解決這個爭端的概率,請問商務部對此如何看?第二,本月13日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曾經宣布美國跟歐盟雙方要加緊啟動雙邊自由貿易談判,在12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表示雙方會盡快啟動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沈丹陽】:先說一下美歐將啟動雙邊自由貿易談判的問題。我們已經注意到歐美將啟動雙邊自由貿易的談判。歐盟和美國都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也是多邊貿易體制的重要參與者。我們希望有關談判能夠遵循開放、透明等基本原則,不僅有利于歐盟經貿發展,也有利于推動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進程和全球貿易自由化進程。
關于剛才提到的商務部對原產于歐盟、美國、韓國的多晶硅產品發起“雙反”調查的問題,根據《中國反傾銷條例》和《反補貼條例》的規定,反傾銷調查和反補貼調查通常應當自立案公告發布之日起一年內完成,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但延期期不超過6個月。對于這個案件,調查機關將會在法定時限內完成調查,現在離完成調查時間還比較長。將根據案情和調查結果適時發布初裁和終裁結論,關于什么時候發布以及發布的裁決結果還沒有確切的消息。
有關太陽能“雙反”案的情況。目前,我們正在進行與相關方的磋商以及有關的應對工作,有關這方面的消息我想接下來請新聞辦再告訴你,我目前沒有確切的消息。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關于春節期間消費的問題,我們知道前一段時間從中央到地方再到民間,大家都掀起了一股厲行節約的風潮,尤其是糧食節約。我們聽說在春節期間占春節消費比重比較大的餐飲行業,尤其是一些高檔餐飲行業銷售額下降了不少,所以向您求證一下,請介紹一下具體的情況。商務部怎么看待厲行節約和促進消費之間的矛盾關系?第二,現在很多餐飲企業仍然對包間費和最低消費有一定的限制,在中央提倡節約大背景下,商務部對此有何看法或者出臺相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