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人大常委會對《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進行審議。人大城建環保委明確提出,應增加條款,對機動車實施數量調控。這意味著將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對車輛調控予以明確。此外,其他審議還涉及小企業用地難問題、保障房建設質量、專利侵權糾紛等方面。
機動車排污
建議設立車輛調控條款
人大城建環保委稱,作為本市控制機動車排放增量的重要管理措施,條例草案中應單列一條,明確提出,本市根據國家大氣環境質量標準和本市大氣環境質量目標,對機動車實施數量調控。
解讀: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以政府令的形式頒布實施,明確本市實施小客車數量調控措施。目前,本市實行購車搖號政策,個人和企事業單位小客車配置指標每年24萬個。
作為今年的清潔空氣行動計劃任務之一,本市正在研究完善機動車總量控制政策。根據時間安排,總量控制政策將在三季度末完成征求意見,最終在今年10月底完成。
鼓勵淘汰高排放機動車
本市鼓勵淘汰高排放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推土機、挖掘機等)。將根據本市大氣環境質量狀況和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污情況,制定淘汰和治理方案,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建議,還應增加限制使用的條款,報經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解讀:市人大城建環保委調研中發現,本市目前仍有1.9萬輛在用高排放黃標車,大多是1995年以前領取車牌,為達到國Ⅰ排放標準的汽油車,或未達到國Ⅲ排放標準的柴油車。據測算,每輛黃標車的排放量相當于14輛達到國Ⅳ排放標準的機動車排污總和,對本市空氣質量造成嚴重影響。按照國務院要求,本市黃標車應在2015年前全部淘汰。應在條例中明確本市限制高排放機動車上路行駛的規定。
記者觀察
立法為“搖號”政策正名
2010年12月23日,在社會關于限制小轎車上牌、單雙號限行、先買車位才能買車等等謠言四起的時候,北京市政府突然召開新聞發布會,以政府令形式發布了文件《北京市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規定,每個月發放小轎車指標2萬個,以公開、公平、公正和無償的原則搖號決定。這個規定從執行至今已經將近3年。
其間,質疑該項規定的聲音不絕于耳,有認為背后黑暗交易的,有認為搖號沒有起到緩堵效果的,有認為搖號其實是為了促進汽車發展的。由于一直沒有為政策立法,“搖號”就只能“不明不白”地持續著,相關部門總會適時出來回應社會質疑,表示暫時沒有考慮拍賣牌照、限制小轎車上牌后交通擁堵有所緩解、以家庭為單位搖號不現實等等。
今年年初,北京連續數日嚴重霧霾,讓大氣污染的概念從紙面上擴散到老百
姓的生活中�?刂菩∞I車數量對緩解大氣污染的意義開始顯現。
今年年初,北京市開始起草《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在公開征求意見并適當修改后,昨天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了該《草案》,提出將機動車實施數量調控納入立法。這為“搖號”政策“正了名”,也讓更多人意識到機動車排污對大氣的影響,鼓勵人們更多選擇綠色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