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華一公司以職工宿舍樓名義建商品房牟利
在工業用地上蓋商品房,是房地產業的潛規則之一。據悉,今年一季度全國共發現違法用地行為7661件,涉及土地面積3.1萬畝。浙江金華又現一例。
中國質量萬里行
文/圖 本刊記者 劉暢
近日,本刊接到浙江省金華市一退休職工舉報,稱浙江高峰新材料管業有限公司涉嫌非法用地,其利用廠區內工業用地建造商品房,并以廠內職工名義對外出售謀利。5月18日,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趕赴金華市展開了相關調查。
“名義上是職工宿舍樓,其實就是商品房”
公開資料顯示,浙江高峰新材料管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峰管業”)是浙江高峰控股集團的下設公司之一,創建于 2001年7月19日,位于浙江省金華市城北綜合園區,占地面積105畝,其中建筑面積占地80余畝。據浙江高峰控股集團官網,高峰控股集團擁有固定資產近4.5億元,涉及管道、房地產、燃氣運營、商貿、水暖器材等多個領域。“以管道為第一產業,目前已是國家專業生產PE燃氣管、PE給水管材管件、PP-R系列管材管件、PE-RT家裝管、PVC排水管和水龍頭等產品的強勢企業。”
5月19日,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來到金華市城北綜合園區,找到了浙江高峰管業。在知情人指引下,記者在高峰管業廠房后面看到,所謂的“職工宿舍樓”樓高6層,共有4棟,周圍已綠化完畢,配套設施完善。
附近的居民對記者說,他們只知道這里是一個小區,并不知道是高峰管業的職工宿舍樓。
4棟職工宿舍樓南北方向各兩棟,李姓看門人對記者說,北邊兩棟的住戶有一部分是高峰管業的職工,南邊兩棟大部分賣給了“外邊的人”。
知情人士透露,4棟職工宿舍樓總共有住房132套,約13000余平方米,2005年左右興建。職工樓所用地是高峰管業的工業用地,名義上是給廠里職工修建的宿舍樓,實際上作為商品房對外出售。“名義上是職工宿舍樓,其實就是商品房,房屋的設計和建造完全按照商品房的標準。”這位知情人說,樓房的買主中,主要是廠里的親屬或老板的親戚,也有婺城區的干部和公安局的個別干警,還有附近茶葉市場的茶商,只有一小部分是廠里的職工。
“這里的房子老早就賣光了,現在已經有人打算往外賣二手房了。”附近的一名居民說。據記者了解,高峰管業職工宿舍樓附近的商品房,如“芙蓉花園”、“翠竹庭院”等幾個樓盤的價位為每平方米4500元左右,而職工宿舍樓的售價只有每平方米3500元左右,便宜的原因是沒有土地證和房產證。不過,這個價錢和2005年初建時“每平方米售價1100元至1400元”相比,也可謂飆升了。
知情者提供給記者的“職工宿舍房協議書”條款中顯示:“不提供宿舍房土地證,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統一代辦土地證手續。”
“說實話,手續過幾年才能辦下來,就是沒有手續,房子才便宜。你不買的話以后沒有這種機會了。”職工宿舍樓里的一位住戶自信地說。
據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調查,業主買房時都需要簽訂一份“職工宿舍房協議書”——買房須以廠里職工的名義。在協議書上,購買者一欄中,都會簽有廠里某一職工的名字,后邊再加上買房者的名字,但此協議書上并沒有加蓋高峰管業的公章。協議書規定,付款方式分三期,簽訂合同時付購房總金額的45%;房屋封頂時付至總金額的90%;水電安裝、內外粉刷完畢交付鑰匙時,付清余款。
副總經理承認是工業用地
葉小姐是職工宿舍樓的業主之一,當記者以購房者的身份聯系上她時,她表示,自己的房子已經裝修完畢,不準備出售,但她姐姐在這里有一套房子想出手。
葉小姐的房子在第四棟樓的二單元,六樓,對門就是她姐姐的房子。“總共97.8平方米,36萬元。”葉小姐邊領記者看房邊說,姐姐做生意,平時不住這里,所以準備出售。記者注意到,這是一套兩室一廳的毛坯房,尚未裝修。
中國質量萬里行記者向葉小姐表示擔心:“沒有土地證和房產證,這房子以后會很麻煩。”葉小姐表示,這種擔心沒有必要,“這里住著區委領導,是高峰管業方面的老板半賣半送給他們的,兩三年內,土地證和房產證就都能辦下來”。
葉小姐說,她們姐妹倆的房子都是以廠里職工的名義購買的,如果房子轉手,需要到廠里辦理相關轉讓協議,“把協議上的名字改一下就可以了”。
在高峰控股集團的辦公樓里,記者找到了高峰管業副總經理姜寶釵。提到辦理轉讓協議,姜說,當下不能辦理,財務上的人出差了。記者問購買職工宿舍樓為什么不能辦理房產證,姜寶釵回答:“現在是工業用地,不能辦理,將來這里要開發的,(到時候)證就能辦出來了。”
金華市工商局官方網站顯示,浙江高峰控股集團的法人代表是潘剛。知情人士透露,潘剛的父親潘惠孫是金華市人大代表,現任浙江金華高峰建材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金華市婺城高速公路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金華市竹馬鄉向家源村黨支部書記等職務,而姜寶釵正是潘惠孫的妻子。
在金華市國土資源局的辦證服務大廳,土地登記科接待處的羅姓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產權單位私自變更土地用途是違規的。他說,變更土地用途將工業用地變更為商業用地,須經當地政府部門同意,由相關部門審批。自然,工業用地也就不能辦理土地證。
記者明示,高峰管業的老板是市里的人大代表。“如果是這樣的,那就是向上面打過報告的,不過肯定沒有房產證的,工業用地需要轉為建設用地后才可以辦理規劃審批手續。”這位工作人員說。
記者查閱資料得知,工業用地,是指工業生產或與工業生產相配套的各種活動所占用的場地,包括車間用地、倉庫用地、輔助用房用地及附屬設施用房用地。而居住用地指用于建造居民居住用房所占用的土地,主要包括經濟適用房用地、普通住宅用地和高檔住宅用地。前者的土地使用年限最高為50年,后者則為70年。
“沒有房地產開發資質,是不能出售的。”羅姓工作人員強調,買高峰管業的宿舍職工樓風險很大。
金華市房管局企業客戶辦證中心,身著26號工牌的工作人員也表示,“工業用地建職工宿舍樓,不能辦理房產證。最好別買,這種房子在產權上是沒有保證的。”
國土局局長:出售職工宿舍樓違法
5月21日,在金華市國土資源局,記者見到了局長蔣金紅。提到高峰管業的職工宿舍樓,蔣回答:“這是工廠配套的設施。”
記者問:職工宿舍樓能否對外出售?
蔣金紅:出售是違法的。
記者接著問,樓房已建成并對外銷售近六年了,怎么沒有查處?
蔣金紅說,此前并不知道。
對于高峰管業在浙江省金華市城北綜合園區占地面積105畝,其中建筑面積占80余畝這一情況,蔣金紅稱,按照規定,職工宿舍樓面積不能超過廠區面積的7%。
知情人透露,高峰管業職工宿舍樓的總建筑面積13000平方米,按照1.5的容積率計算,也有10畝以上的建筑面積,這遠遠超過了蔣說的規定。
對于高峰管業副總經理姜寶釵“現在是工業用地,將來要開發”這一說法,蔣金紅認為,即便是開發成商業地產,也要掛牌出售。因為按照國家的規定,所有的土地都需要走“招拍掛”的程序。沒有土地使用證、規劃許可證、開工許可證就開始建設,沒有銷售許可證就開始銷售,是典型的違法行為。
“工業用地最便宜,所以就有人低價取得工業用地,然后打通關節改變土地用途來賺取暴利。”知情人透露,“僅高峰管業這4棟職工宿舍樓就可以獲利1000多萬元,偷稅300多萬元。”
記者網絡搜索發現,工業用地被“商業化”幾已成為圈內的潛規則。就在5月4日,國土資源部執法監察局局長李建勤在國土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依法嚴肅查處、公開掛牌督辦的18起土地違法典型案件。而今年一季度共發現違法用地行為7661件,涉及土地面積3.1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