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7月11日至7月17日),中國質量萬里行投訴平臺上收到1198例消費者投訴。上周消費者投訴有以下關鍵詞:藝龍返現變積分、網易一元購騙局、小米電視屏裂、美的售后服務差、國航拒開發票。
【藝龍返現變積分】
胡女士前不久發現,藝龍網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她之前通過藝龍網訂酒店的返現和未成功入駐酒店的返款轉為藝龍積分,積分數額達46268分。可胡女士發現,藝龍網積分商城內提供的積分兌換產品兌換積分額僅在一兩千分甚至更少,并且需要消費者再支付給第三方部分商品金額才能兌換,并且藝龍網規定積分兌換周期還有一年多的實效,過期清零。
藝龍積分兌換
胡女士說現在四萬多的積分幾乎可以把現在藝龍網積分商城內能兌換的商品都買一遍了,并且要想把積分兌換用完,還要再另外支付兌換商品第三方千元的金額費用。藝龍這種不根據實際情理情況的做法,嚴重涉嫌欺詐和變相強制消費。
消費者聲音:“要這么多積分有何用?”
【點評】按照藝龍規定入住履約,藝龍返給用戶的稱之為【現金】,既然是現金貨幣,在沒有得到用戶授權,且在沒有任何條例說明及與用戶產生約定的情況下,僅按照藝龍所規定的有效期,就將用戶的現金轉成了積分,同時因為積分的兌換可能遭遇貶值,這種造成用戶現金的損失,顯然作法并不妥。
【網易一元購騙局】
蘇州的王先生在網易一元購手機客戶端上花費2400元,共中到5000元和1000元移動充值卡各一張,在當天支付寶上話費轉讓時發現沒有一張充值卡有效,后又試過幾次都沒有用,蘇先生聯系客服,之后給他登記說反饋問題,可是過去好多天,他們都沒有聯系。
消費者與網易客服溝通
消費者聲音:“經歷過此類事件并非第一個人,跟我經過一模一樣人還很多。”
【點評】律師分析,從網易一元購形式上來看,一元購實際上并不是一元購商品,而是一元購運氣,從事的是一種變相的彩票發行行為,大家如果認真看網易一元購的頁面,其實是可以發現網易將一元購項目放在了其“彩票”這個欄目下,并且和其它互聯網彩票銷售混同在一個頁面上進行了展示,說明網易公司本身對一元購的法律定性是有清楚的認知的。因此,若網易沒有取得互聯網彩票銷售資格,實際上已經構成非法經營行為,情節嚴重則構成犯罪。呼吁消費者保持理性,不要持有“賭徒心理”,踏踏實實,不做無謂的浪費,保證好自己的權益。
【小米電視屏裂】
張先生在小米官網買了小米55寸電視,送貨當天,快遞員在沒有將包裝完全拆除的情況下將電視通了電,本人誤將電視頻幕上的劃痕當作屏保圖案(因無電視信息源,不知電視通電后會出現什么圖案),在加上快遞員不斷催促,因此在還未檢查清楚的情況下簽字確認。在拆除包裝后發現頻幕上的裂痕,并且電視已經無法打開,遂致電售后。售后稱裂痕是人為造成,非質量問題,不予以退貨、換貨,并稱如上門維修僅物料費就需支付近3000以上修理費用。
消費者聲音:內屏上的破裂當屬產品質量問題,并且在還未使用的情況下,以及滿足7天無理由退貨的條件下,當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時,購買方有權進行退貨換貨,且銷售方也有義務進行免費維修。
【點評】商家所謂“人為損壞”并沒有法律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3條規定:經營者提供的機動車、計算機、電視機、電冰箱、空調器、洗衣機等耐用商品或者裝飾裝修等服務,消費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務之日起六個月內發現瑕疵,發生爭議的,由經營者承擔有關瑕疵的舉證責任。也就是說,消費者購買的電視機是否存在質量問題,在購買六個月內,應由商家承擔舉證責任,而這種證據必須是權威依據,而不是其單方面的主觀臆斷。
【美的售后服務差】
劉先生購買的美的柜機空調從今年6月開始出現不制冷問題,到7月15日已維修五次,修五次產品質量問題已經不用說了。首先,售后服務差到沒譜,5次維修都安排不同工人,而且工人之間沒有任何交接,每次劉先生不僅要重新講一遍問題而且工人也重復檢查,耽誤大量時間,更低劣的是工人以各種理由推脫不給維修憑證,口徑如出一轍,故意阻礙客戶三包維權。其次,維修人員專業素質太差,一邊干活一邊聊著最新請假干私活的事,而且修完之后室外線路被拆得亂七八糟,有些金屬線由于野蠻維修都露在了絕緣層外邊,火災漏電隱患很大。
消費者聲音:“同售后技術主管通電話,執意繼續維修不肯按照三包更換新機。”
【點評】目前大部分家電企業的售后都交給了第三方負責,這樣也存在諸多問題:一是配件層層代理轉包,到顧客手里時價格虛高;二是維修工人素質參差不齊,顧客消費體驗差,這也會造成企業品牌形象受損。
隨著家電行業銷售利潤的壓縮,售后成為家電企業盈利來源之一,家電維修時,往往存在價格與服務不透明問題,收取遠程送貨費、打孔費、支架費已經成為行業規則。不少存在夸大產品問題、額外收費、亂收費等亂象不斷;同時預約維修點往往存在響應時間慢,拖延服務時間等問題。此外,服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小病大修、漫天要價、質量問題等現象經常出現,給消費者造成了諸多困擾。
【國航拒開發票】
唐先生和同事三人今年年5月份乘坐國航CA963由北京飛往杜塞爾多夫出差,由于不在國內,當時沒有選擇郵寄發票,前幾天有唐先生一個同事先回國,想索取發票進行報銷,但是國航以超時為由拒不提供報銷憑證,同時也致使唐先生無法報銷而需要單方面來承擔這21288元的損失。
消費者聲音:“不管在任何時候,顧客索要發票都是正當的要求。”
【點評】通常情況下,拿著身份證和票,去找航空公司,一年以內都行。不過機票代理應該不會給補。紙質發票都是有成本的,并且每一筆流水都是要收機票代理的稅點的。如果是給單位報銷的話,可以考慮讓機票代理重新打印一份行程單(也是有成本,不過很低),上面蓋上該機票代理公司的財務章,作為報銷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