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橋:執“質量”之筆 繪鞋業“共富”藍圖
2023-07-26 點擊:次
“3、2、1,開播!”在上倪村鞋業協會的共富工坊直播間里,主播正在推薦協會成員企業生產的雪地靴,像這樣的直播,幾乎每天都在進行。
作為臺州市有名的專業鞋帽生產村,路橋區螺洋街道上倪村的鞋帽產業有著30余年的發展歷程,年產值10多億元,產量約占全國同類產品的三分之一。從過去的家庭作坊小打小鬧,到現在聯合80多家鞋企的“抱團”共富,從整個行業低質低價、無序競爭的“低小散”,到產品質量水平、品牌信譽大幅提升的“專精美”,這其中經歷了怎樣的探索與蛻變?
精心培育,質量認證破局
上倪村基本上家家戶戶從事鞋帽生產業務,鞋帽生產企業和個體戶最多時超過250家,在九十年代初就有“億元村”的美譽。但由于產品單一,雪地靴遇到暖冬就大量滯銷,再加上創新意識薄弱、競爭意識不強等原因,產品退貨率居高不下,鞋業發展一度陷入瓶頸。這讓他們深深地體會到,只有求“變”,求“質”,才能“破局”。
企業有需求,政府搭好臺。去年3月起,路橋區組建工作小組,對上倪村的鞋帽產業開展了摸底調查,明確提升需求,形成關鍵問題清單、年度培訓計劃,并建立質量提升梯度培育名單。
結合地區實際,為鞋業小微企業“量身定制”《臺州市路橋區鞋業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工作方案》;聯合認證、檢測、行業協會等機構,開展貿易政策、技術、標準、認證認可等知識講座;邀請認證、檢測機構的技術人員入企開展質量診斷、現場指導,累計走訪服務企業100余家次,解決技術問題25個……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的一系列“組合動作”,為區域性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按下了“加速鍵”。
通過一年多的提升活動,目前共有14家企業認證獲得通過,實現了質量管理認證企業“零”的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該區還出臺了對參與標準制(修)訂、認證活動企業的激勵政策,對獲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提供8千元的補助金,最大程度減輕鞋業小微企業在實施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中的負擔。
“今年我們將繼續免費為企業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活動,力爭到年底至少有1家鞋企獲‘品字標’認證、5家鞋企獲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助力企業品牌質量進一步提升。”路橋區市場監管局質量發展與合格評定監督管理科科長林順富說。
因廠施策,“小微”不再微小
黃斌鑫是上倪村為數不多的“鞋二代”。從父母手中接管鞋廠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更新生產設備。
“大學里學的就是企業管理,現在也算是專業對口了。”黃斌鑫笑道。
大學畢業后,黃斌鑫在上海跑過兩年的簽證業務。后來因為疫情,整個簽證行業遇冷,碰巧聽說村里在開展質量管理認證提升行動,這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與父母商量后,黃斌鑫立馬辭職回到了家鄉。
“我們有一半以上的訂單來自海外,外貿單對產品質量的要求非常高,如果產品不合格,要退貨是非常麻煩的,損失很大。”黃斌鑫說。在專家團隊的指導下,黃斌鑫的華英日用品廠重建組織架構,引入6S先進現場管理模式,增設產品質檢員和新品研發部,通過企業質量管理能力的提高,帶動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現在,華英日用品廠的公司年產值提高至720萬,年度同比增長20%,人均產量提高至15.8件/小時,產品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并可持續提升。
“今年我還計劃開展‘品字標’認證,打造自有品牌,讓我們的雪地靴擁有自己的名字。”黃斌鑫表示,他不單想把更先進的管理理念帶給身邊的叔伯長輩們,也想帶動更多的年輕人回鄉創業,為自家工廠生產的鞋子“帶貨”。
近年來,上倪村的鞋企共計投入5000多萬元資金更新生產設備,不斷開發運動鞋、涼鞋等產品。面對疫情的不利影響,路橋鞋業仍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整個行業年產值增長在10%以上,產品檔次不斷向中高端邁進,受到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產品遠銷歐洲、俄羅斯、南非、韓國等國家和地區。
上倪村的鞋帽產業,迎來了高質量發展的“春天”。
共富工坊,攜手共謀發展
7月12日上午,路橋區鞋業協會“黨建引領 鞋首同心”共富工坊直播間舉行了第一場由80多家鞋企共同參與的直播儀式,也意味著路橋鞋企正式邁入了“直播帶貨”時代。
“原先我們鞋子在國內的銷售主要集中在江浙滬地區,現在通過抖音直播這種形式,銷售面更廣了,又減少了經銷商中間環節,可以幫助鞋企增加收入。”路橋區鞋業協會理事長戴明昌對直播式“共富工坊”助企增收充滿信心。
走進現如今的上倪村產業園,一幢幢紅色外墻的廠房整齊有序。巾幗共富車間、“鞋”“首”同心共富工坊、品牌輔導服務站、共富直播間……都在無聲地向外人述說著這個村子的變化。
路橋鞋業,起源于農村,發展自農村。作為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路橋鞋業依托眾多的小微企業和本地興旺的市場經濟,向社會提供了大量的產品和服務,是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增加百姓收入的一個重要途徑,逐漸成為路橋農村經濟發展中不斷壯大的一個區域性特色產業。
據悉,該行業的“共富工坊”已吸納當地80余家鞋帽企業入駐,輻射帶動用工7000多人,旺季時一個月發放工資可近5000萬元。
持續推動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是共同富裕的應有之義。
“政府在我們鞋業開展質量管理體系提升活動,對我們鞋企幫助非常大。現在我們通過共富工坊來做網上直播帶貨,也更有底氣了。
我們的目標是讓更多的鞋帽企業入駐共富工坊,實現共富”。戴明昌說,“共富工坊”還在計劃打造直播基地,預計到年底將實現線上銷售總量六千萬雙。
小微企業在奔赴共富的路上,離不開質量賦能。未來,路橋區將繼續深入推進新時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區建設,讓企業“質量、標準、認證”的無形資產實現真金白銀的變現,用“質量”畫筆,擘畫擴中提低、共同富裕的新圖景。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