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正勁足行大道
——江蘇檢驗檢疫局探索特殊區域監管工作綜述
本報記者 李正法 通訊員 高 穎 王 穎 張森輝
今年以來,江蘇檢驗檢疫局振奮精神,加快步伐,努力適應地方開放型經濟發展新要求,扎實有效地開展特殊監管區域檢驗檢疫工作,邁出了堅實步伐,收獲了有益經驗。
特殊標準
江蘇現有出口加工區、綜合保稅區等特殊監管區域18個,主要分布在外向型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具有集聚高新企業多、進出口物流量大、通關速度要求高、對當地外貿進出口影響舉足輕重的特點。
為此,江蘇局把加強特殊監管區建設作為扶持外貿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重中之重,專門制定進一步加強口岸檢驗檢疫綜合能力建設的具體措施,確定了設施配套優、工作機制優、信息化管理平臺優、執法把關體系強的“三優一強”總體目標,新老口岸同步推進,硬軟件建設同步完善,檢驗檢疫監管平臺和信息化平臺“兩個平臺”同步建設,把關服務成效同步提升,保障特殊監管區域綜合能力建設的穩步推進。還制定下發了《江蘇口岸檢驗檢疫綜合能力建設階段性評估實施細則》,組織對全省18個特殊監管區域開展綜合能力建設現場評估檢查。特殊監管區域綜合能力建設的成效得到了江蘇省委省政府的肯定。
特殊功能
蘇州市以蘇州工業園區綜合保稅區衛生檢疫核心能力建設、蘇州新區綜合保稅區儲存場地建設為契機,積極整合和優化蘇州地區特殊監管區域檢驗檢疫配套設施。在常熟出口加工區建成包括遠程視頻在線監控、有毒氣體在線監測、出入物資射頻管理、防控物資綜合管理軟件在內的智能化管理的防控物資倉庫。在蘇州、南京、張家港、昆山特殊監管區域建成8個進口食品集中監管場庫,實現了進口食品“集中口岸、集中倉儲、集中監管”。
江蘇局還對特殊監管區域實驗室建設作出整體規劃,不斷提升檢測支撐能力。全省各特殊監管區域均建立了初篩實驗室,在常熟出口加工區建立了國內首個光聲光譜硫酰氟痕量氣體檢測實驗平臺。依托地方政府在蘇州工業園區綜合保稅區建立了外來有害生物防控實驗室,成為全國分支局首家通過CNAS認證的植物檢疫實驗室,并積極籌建全國首家“國家倉儲有害生物檢疫重點實驗室”,為保證農林牧漁業和生態安全打下了良好基礎。
特殊機制
提升檢驗檢疫各專業力量的協同性,是適應特殊監管區域檢驗檢疫工作的特殊要求。江蘇局通過強化一線人員專業調配,將人力、技術資源向一線傾斜,構建多元化的人員能力提升模式,積極探索建立“分合有度、溝通有序、監管有效”的內部業務分配和協作的工作機制。在蘇州地區特殊監管區域建立“快速核放中心”,實行“分級檢驗監管模式”,將中低風險進口機電產品的查驗、檢驗、驗證交由口岸現場人員一并進行,簡化了業務流程。
針對特殊監管區域檢驗檢疫執法現狀,江蘇局積極探索構建企業監管、物流監管、業務監管“三環聯控”執法監管體系架構。在企業監管方面,嚴格代理報檢企業準入、退出的“動態監管”。強化電子監管,逐步實現進口企業及產品電子監管,構建“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監督制約”的檢驗檢疫監管模式。推進企業誠信分類管理,組織對進出口企業開展信用年度評級審核和檢驗檢疫信用AA級企業的評定,擴大質量信用建設結果的應用。在物流監管方面,通過探索應用“分類審單、信用放行”的快速通關模式,深化口岸內地聯合執法機制建設。推動口岸信息化平臺建設,推進口岸綜合能力建設,規范特殊監管區域業務管理,按照“信息全申報、貨物全監管、放行全掌控”的模式和要求,建設應用特殊監管區域檢驗檢疫申報和監管輔助系統。在業務監管方面,通過不斷強化人員業務能力,持續提升檢務運行安全水平,加快“檢務通”和“檢信通”平臺的優化升級,統一規范檢務工作標準,建立檢務安全運行長效監管機制。
特殊模式
為了實現“管得住、放得快”的通關便利化目標,江蘇局著力完善特殊監管區域檢驗檢疫電子監管系統和電子圍網系統。各分支局積極參與地方政府對特殊監管區域信息化的提升工程,建立符合實際需求的部門間網絡互聯,數據互通的檢驗檢疫信息監管系統,推行全申報、主動布控、電子閘口放行,形成對應檢貨物、交通運輸工具、集裝箱的“申報、查驗、放行”的執法閉環機制,提高了口岸執法地位。
在昆山綜合保稅區,有效實現“貨物全申報、過程全監控、放行全管理”的閉環執法模式,得到了國家質檢總局的肯定。蘇州高新區綜合保稅區通過把RFID技術和GPS全球定位技術及GPRS移動通訊技術的有效結合,研制出即時通信功能的電子檢鎖,實現區內貨物流傳的全流程監管。在蘇州工業園區綜合保稅區試行的全球維修業務,形成了完整的維修監管鏈條,實現了安全、衛生、環保、反欺詐等方面的有效監管。首批3家試點企業半年承接全球維修業務64批,金額2266萬美元。預計2013年試點企業至少將增加一億美元的新訂單,有效助推了跨國企業的產能轉移。
強化檢驗檢疫在特殊監管區域的把關職能,有效阻止了境外疫病疫情、不合格品、洋垃圾等的傳入,保障了我國生態安全、人民健康和生產生活安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12年,江蘇檢驗檢疫系統在特殊監管區域共監管貨物貨值2283.96億美元,檢驗檢疫貨值577.7億美元,占該省檢驗檢疫總貨值的37.3%。完成集裝箱檢疫23.37萬標箱,截獲各類動植物疫情10247種次,發現檢驗檢疫不合格1.32萬批次,占該省同類檢疫物不合格批次的94.3%。
路正長,風正順,勁正足。特殊之路,需要特別艱辛的探索,需要更加勤奮的努力。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