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質檢總局執法督查司發布2017年上半年缺陷汽車產品召回工作情況,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共實施缺陷汽車產品召回143次,涉及車輛476.01萬輛;實施消費品召回252次,涉及產品數量301.68萬件,切實發揮了缺陷產品召回制度對維護消費品安全、督促企業履行產品質量責任義務的積極作用。
在缺陷汽車產品召回工作中,2017年上半年,我國共實施143次召回活動,涉及車輛476.01萬輛。其中,受質檢總局缺陷調查影響,相關汽車產品生產者共實施召回19次,涉及數量160.23萬輛,占2017年上半年汽車召回總數量的33.66%。
自2004年缺陷汽車產品召回制度實施至今,我國已累計實施汽車召回1440次,涉及車輛已超過4000萬輛,達到4144.98萬輛。
從汽車召回涉及問題所在總成來看,2017年上半年召回數量排名前三位的依次為:氣囊和安全帶問題召回,共計47次,涉及車輛156.36萬輛;發動機問題召回,共計34次,涉及車輛129.68萬輛;電氣設備問題召回,共計7次,涉及車輛62.01萬輛。
在缺陷消費品召回工作中,我國共實施消費品召回252次,涉及產品數量301.68萬件。其中,受質檢總局缺陷調查影響,相關消費品生產者共實施召回69次,涉及產品117.75萬件,占2017年上半年消費品召回總數量的39.03%。自2016年缺陷消費品召回制度實施至今,我國已累計實施消費品召回488次,涵蓋11類產品,涉及產品數量已超過920萬件。
從消費品召回涉及產品類別看,2017年上半年召回數量排名前三位的依次為:電子電器產品召回,共計59次,涉及產品118.82萬件;其他交通運輸設備產品召回,共計12次,涉及產品118.68萬件;兒童用品召回,共計163次,涉及產品45.61萬件。
下一步,質檢總局將繼續完善缺陷消費品召回制度,抓緊制定部門規章《缺陷消費品召回管理規定》,加快立法進程,盡快出臺。建立完善配套的缺陷消費品召回專家庫,夯實消費品召回的技術支撐力量。繼續加大缺陷產品召回監管力度。加大缺陷信息收集分析、缺陷調查和召回實施情況監督的力度,對可能存在缺陷的汽車和消費品及時開展缺陷調查,監督和督促企業履行召回義務,確保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依法查處不主動履行召回義務、不配合缺陷調查、瞞報誤報相關信息的企業。加強對省級質檢部門工作的指導和督查。加強面向生產企業的宣傳培訓工作,幫助生產者增強履行召回法定義務。
今年上半年,缺陷汽車產品召回工作亮點突出,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汽車召回:保障安全在路上”分論壇成功舉辦,圍繞高田氣囊氣體發生器破裂問題的缺陷調查和行政約談有序開展。
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指出,建立缺陷產品召回制度,不僅是國際通行的做法,也符合中國政府推進職能轉變,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要求。2004年,質檢總局等四部委聯合頒布實施了《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部門規章,成為中國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的開端。13年來,我國缺陷產品召回工作從無到有,召回制度逐步完善,召回數量逐年增加,政府監管力不斷加大,消費者的維權意識和企業主動履行召回義務的意識越來越強。召回制度在倒逼企業主動提高產品安全性、改進產品研發和制造,進而提升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支樹平強調,企業召回的是缺陷產品,體現的是責任和擔當,贏得的是信譽和市場。廣大企業要主動履行召回責任,不斷提高品牌美譽度,增強客戶忠誠度。
質檢部門將繼續用好缺陷產品召回這個重要手段,加強召回監管技術能力建設,完善國家缺陷產品召回信息管理大數據系統和信息服務平臺,加強國家產品傷害監測體系和車輛事故深度調查體系建設,建設國家產品缺陷工程分析實驗室,為缺陷判定和召回決策提供科學有力支撐。加強召回監管,強化行政約談,督促企業主動履行召回義務,依法查處隱瞞缺陷、不履行召回義務違法行為,當好消費者的質量安全衛士。
加強社會共治,督促企業履行召回主體責任,加強部門協作、信息共享、執法互動,共同筑起產品安全防線,加強召回宣傳和消費教育,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使我國的汽車召回監管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樹立起一個負責任汽車大國、汽車強國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