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汽車業在“環保”、“智能化”背景下不斷求變,即使像日本豐田這樣的世界名企,也出現困惑,急需“新式思維”。據媒體稱,豐田汽車董事長豐田章男的“思想導師”叫塚越寬,是日本一家銷售規模不足豐田汽車1/1500的食品企業老板。
“年輪經營”:
只要不比前一年差就好塚越寬經營的食品公司,雖然銷售規模與豐田汽車不能相提并論,但自成立后曾連續48年銷售及利潤雙增長(注:2005年曾中斷過一年,之后又繼續維持每年都雙增長);近60年來沒有解雇過一名員工、且保證每年都有新員工被錄用,在這些方面,豐田汽車承認自己確實望塵莫及。
塚越寬將自己的經營方式稱之為“年輪經營”,并專門為此寫了一本書就叫《年輪經營》。
在他看來,“公司其實不同于生物體,如何永久地持續發展,才是企業經營的大前提,也是企業經營的理想。所有的經營活動,都應該圍繞著這一大前提及經營理想展開。”
他的名言是:企業經營,只要不比前一年差就好。他說,這是他從樹的年輪中學到這一點的:嚴寒酷暑,風霜雨雪,一棵樹雖然形成的年輪幅度會受環境影響寬窄不一,但每一年都在增加,多年之后就會成為參天大樹,因此,企業的真正價值在于永續經營。
經營教訓:
跟風求快不如穩步增長在市場經濟中,大部分企業都推崇快速增長,塚越寬可不這么認為。實際上,他們曾經有過教訓。2005年,他的公司一款主打產品出現需求熱,公司便急速加大生產,銷售額出現劇增,然而,這股熱潮很快退卻,設備及人員都出現了過剩。這件事讓塚越寬意識到,面對“風口”,腦子發熱追求快速增長,必定會產生“泡沫”,是“泡沫”早晚會破。
受他的影響,豐田章男對豐田的經營戰略也做了諸多修正,比如他在2014財年決算發布會上就曾宣布,“今后的豐田汽車不會再勉強地盲目擴張求快,而是要追求持續性增長。”
豐田章男反省道,從經往的經驗看,即使公司勉強實現了快速增長,但隨之而來的快速下滑,其實會給公司留下很多隱患。
所以他認為,不管面臨什么局面,都要一年一年地切實刻畫出企業發展的“年輪”,實現可持續增長,才是最重要的。企業經營與規模沒太大關系,如何讓企業扎實成長,關于這一點,他承認是從塚越寬先生身上學到了很多。
企業文化:
“好公司”的另類內涵通常我們都認為,企業追求利潤要贏利是再自然不過的事,表面上看這當然沒錯,但是,塚越寬卻聲稱,他的公司“之所連續近50年銷售及利潤雙增長,就是因為我們并不追求銷售額、利潤等數字,而是專注以打造做一家好公司為目標。我希望人們在談起伊那食品工業時會說‘那是家好公司’,銷售額、利潤是自然隨之而來的。”這種經營思想另類嗎?其實也并不算很特別,因為利潤是結果,經營過程更重要。我們的許多企業之所以不能很好發展,就是一味地盯著利潤而反而忽視了過程。先要看自己能給別人和社會做些什么,而不是總想著什么掙錢干什么,這是許多優秀企業與普通企業的差別所在。在越寬看來,“只有讓員工、客戶、公司所在地區的周邊居民,以及其他與公司有關聯的人,都感覺到幸福、都豎大拇指說好的公司,才稱得上是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