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2018年消費維權案例發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特別是在“互聯網+”新消費領域,情況尤為明顯。
熱點一:社交電商分享模式亂象叢生
據相關機構統計,直到2018年底,整個社交電商市場規模已突破萬億大關。然而,在取得矚目成績的同時,社交電商領域也暴露出不少嚴重的問題。
社交電商是一種基于網絡社交渠道進行的電子商務活動,通過微信朋友圈等社交渠道分享平臺商品,最終促成成交后獲取銷售收益。可就是這分享的過程,也就成了社交電商亂象叢生的根源。如2018年下半年,知名社交電商平臺云集微店被爆傳銷并遭到相關部門處罰。除此之外,社交電商被指殺熟、涉嫌傳銷、產品質量問題頻繁出現。
熱點二:部分共享經濟產品“裂變”
共享經濟自打進入消費者視野,一直在消費領域備受關注。隨著共享單車、共享按摩椅、共享紙巾機、共享健身等多種共享方式的迅速發展,一部分消費者開始嘗試并體驗使用這些新的消費方式,給消費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一度成為了新消費方式的先行者;另一方面,企圖投資創業的消費者們也抓住了共享經濟新契機,紛紛投資入局這些經濟模式,希望能分得一杯羹。
共享經濟領域相繼出現倒閉清算的企業,給這一新消費模式帶來了史無前例的消費恐慌。2017年開始,“共享”字樣的維權事件也屢見不鮮,常見于報端。去年熱點維權事件——共享小藍車的押金退款的集體維權。2018年6月,中國質量萬里行發文《哈羅單車四種“扣費”遭吐槽》。這期間,也伴隨著各種共享經濟模式的裂變:11月,中國質量萬里行發文《警惕:山東巨麥共享紙巾機裂變為傳銷騙局》,消費者反饋,共享紙巾打著公益旗號的背后,卻裂變為拉人頭發展分級代理商分紅,涉嫌傳銷騙局。
另外,除了OFO共享單車消費者們遭遇了退押金難的問題外,2015年入局共享汽車的TOGO共享汽車也遭遇了“退押金難”等資金方面的消費問題。
熱點三:互聯網裝修“跑路”遭遇信任危機
互聯網裝修服務公司卷款跑路現象多發,成為2018年新的消費投訴熱點。消費者受到的影響包括:交了裝修首付款,遲遲不能開工裝修;房子裝修途中,裝修隊伍半路走人;出現質量問題后無人整改。上半年,“蘋果裝飾”旗下多個子公司,包括檸檬樹、泥巴公社、置青春等十余家公司相繼“跑路”,消費者、材料商、施工工人等多方投訴無門。
下半年,優居客為代表的互聯網家裝企業直接宣布破產,引發集體投訴。2018年11月,中國質量萬里行第一時間發文《優居客宣布停止營業的12小時:近500名消費者裝修維權記》,引發關注。
家居家裝行業面臨品牌企業信用和口碑的缺失。一方面,傳統家居家裝行業從業者魚龍混雜,規范化程度低。另一方面,互聯網裝修公司借助新型技術手段,往往給消費者更便捷、更先進、更優惠的假象,在短時間聚集大量裝修預付款后攜款跑路,給消費者帶來重大財產損失。接單量增加、顛覆性的價格優勢,在互聯網家裝逐步發展的過程中,優勢不再。加上家居家裝消費產品鏈條長,資金回籠存在時間周期,少數家居家裝品牌對產品的把控還不完善,數據顯示,近幾年互聯網家裝的消費投訴案例出現明顯增長。
熱點四:資金盤借殼“上市”破滅
號稱公司股票將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投入5萬元塊錢,能獲得4萬元回報,并贈送全球家板塊期權,而后,期權股會變成原始股,上市后獲得成百上千倍的增長……一家名為“合發全球”的公司,從8月27日納斯達克上市到被上海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定性為傳銷并處罰僅僅不到一個月。
隨著合發全球納斯達克上市發布會變為簽約發布會,質疑的消費者越來越多。2018年8月27日,中國質量萬里行首發《合發全球經銷商借“上市”宣揚高回報遭質疑》一文得到眾多網友關注,人民網與新華財經發文預警,9月7日,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定性合發全球為傳銷并處罰220萬元,沒收違法所得1200余萬元,11月19日,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人民政府分別發文預警:合發全球借“上市”賣原始股被指涉嫌傳銷。
熱點五:網絡社交平臺的個人信息“被濫用”
利用互聯網社交平臺非法搜集消費者個人信息現象成投訴新熱點。積贊、轉發等信息,成為很多消費者微信朋友圈、聊天群里的常見信息。其中隱藏著諸多陷阱,比如附加消費、非法套取用戶個人信息等。由于個人信息被非法收集,消費者財產安全存在嚴重隱患,值得消費者警惕。
這類侵權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經營者利用消費者個人信息牟利;二是經營者沒有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消費者信息安全;三是消費者由于技術上的弱勢地位,即使發現個人信息被非法搜集或濫用,也存在取證難、維權難問題。
熱點六:假保健品被處罰后依然熱銷
“老年人盲目購買產品”“虛假廣告營銷”“產品質量不過關”等負面新聞仍層出不窮。2018年11月,中國質量萬里行接到消費者投訴一款叫做國肽膠原蛋白肽的產品,該產品由一家名為“紅瑞樂邦”的企業以會銷的形式專門銷售給老年人,該產品宣傳具有改善腰痛、改善胃腸道、改善睡眠,降血糖等保健、治療功效,與此同時,該產品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無法查詢。除此之外,國肽膠原蛋白肽在原國家食藥監總局網站有3起虛假宣傳的處罰案例,銷售方企業紅瑞樂邦在互聯網上的公開投訴更是驚人,但是膠原蛋白肽產品仍熱度不減,多家直銷企業也牽扯其中。
熱點七:組裝售賣“原裝進口車”
一位消費者花費83萬元購買了某品牌原裝進口越野車,交費后提到的車行駛證登記內容與所購車型并不符合,并且只收到開具出的59萬元購車發票。汽車使用后發現,問題多多。啟動噪聲過大,連接處縫隙大,車門關不上,安全帶不回位,門窗簾合不攏……經專業人士觀察,組裝痕跡明顯,根本就是組裝車。銷售該車的車行理直氣壯的給出答案:平行進口車都是改裝車。
在國內有不少車主青睞原裝進口車,但是原裝進口車整車關稅占車價很大一部分。一些商家為了獲取高額利潤,利用進口零散配件后國內組裝銷售,蒙蔽消費者,逃避整車進口稅。
熱點八:網約車市場現安全隱患
近幾年,網約車徹底走進了消費生活。從老人到小孩,如今都能熟練地拿起手機,通過網約車平臺完成出行計劃。消費者在享受網約車的高效便捷的同時,也需要警惕由此帶來的人生安全問題。
2018年在網約車市場出現乘客安全隱患事件,成為熱門話題。雖然網約車平臺本身并沒有直接向消費者提供承運服務,而只是扮演中介的角色,但這一事件也對網約車企業合規經營、自身監管、平臺服務、社會責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熱點九:醫美行業被指“黑診所”居多
近年來,“愛美”需求催生龐大市場,龐大的市場又催生更多的“無知無畏者”進入市場,特別是2018年初,關于醫療美容發生事故的報道突然多了起來。2018年1月23日,一名大陸馬姓女子在臺灣知名醫療美容診所進行抽脂手術時,突然失去呼吸心跳,猝死在手術臺。據統計,全國正規醫美診所有9500多家,而“黑診所”是前者的6倍,約有6萬家。“黑診所”規模小、隱蔽性強,常隱身于生活美容店、住宅區與酒店中。
熱點十:商品房質量問題遭遇集體投訴
數據顯示,房地產行業成為中國質量萬里行消費投訴平臺2018年商品類投訴增幅最為明顯的行業。這類房地產消費投訴呈現以下特點:涉及金額高、投訴案例比較集中、訴求相對統一、短時間集中爆發等。
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包括:一是房屋買賣合同違約,如不按期交房等。二是商品房質量問題,如存在漏水、滲水、外墻面脫落以及墻壁裂痕等問題。三是開發商以各種原因不退意向金或保證金,房型與宣傳不符、配套縮水、隱瞞產權年限等重要事項,優惠降價活動宣傳存在誤導等。
2018年,中國質量萬里行發文報道《遠方名流地產價高質低,消費者投訴達516例》,消費者集中反饋,河北省涿州市遠方名流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翡翠濱江項目,存在房屋質量不合格,房屋設計不合理,購房合同違規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