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章立制 加強行政指導督促直銷企業守法經營
為了配合《直銷管理條例》的實施,國家工商總局與商務部、公安部先后制定發布了4個部門規章、4個公告和15個規范性文件,進一步建立完善了直銷監管法律體系,為直銷行業規范、有序、健康發展提供了法律法規的支撐。
為了全面增強直銷企業的守法經營意識,各地工商部門通過日常走訪、召開座談會、約見企業負責人等方式,及時宣傳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督促企業增強法律意識、堅持守法經營。
2、加強監管 規范經營行為推動直銷行業健康發展
幾年來,工商部門牢固樹立監管就是服務的理念,認真履行法定職責,把有利于維護公平競爭、保障消費安全、激發市場活力、擴大就業創業等作為直銷市場監管的衡量標準,加大對直銷企業的監管力度,著力規范直銷企業經營行為。
根據直銷市場發展動態,工商部門把工作重點從巡查檢查轉到制定規范和標準上,引導直銷市場有序準入、規范經營,為經濟發展培育動力和潛能。同時,工商部門采取行政約談、行政建議、行政告誡、事后回訪、發布風險預警等方式方法,加強對直銷企業的行政指導,保障直銷市場有序運行。
在日常監管中,工商部門注重風險防范和動態管控,針對直銷市場宣傳、培訓、會議、大型活動等重點環節,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提高監管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加大對失信企業懲戒力度,充分利用直銷企業報備信息、行政處罰公示信息,定期進行數據分析,對嚴重違法企業實行“黑名單”管理,對直銷企業和高管在市場準入和交易活動等方面進行限制,真正實現“一處違法,處處受限”;加強政企交流,推動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召開直銷企業座談會,引導企業健全制度,嚴格自律,依法經營,維護直銷市場秩序。
3、查辦案件 震懾違法行為凈化直銷市場發展環境
多年來,國家工商總局和全國工商系統一直將打擊傳銷作為整頓和規范直銷市場經濟秩序的一項重點工作,與公安部門加強協作,密切配合,聯合開展各類專項行動,形成高壓震懾態勢,集中優勢力量嚴厲打擊傳銷行為,維護直銷市場秩序。
兩個《條例》頒布實施以來,全國各級工商部門查處了一大批傳銷違法案件,移送司法機關近萬人。同時,為凈化直銷市場秩序,工商部門積極分析研判直銷市場發展動態,認真處理群眾舉報投訴、公眾留言,及時發現案件線索,依法查處直銷企業違法違規行為。
在直銷案件辦理中,工商部門根據直銷行業特點,對于不同性質和危害程度的違法行為,綜合運用行政約談、提醒告戒、勒令整改以及沒收違法所得、行政罰款等多種懲治手段,既對一般性違規行為給予改正機會,也對危害公平競爭秩序、消費者生命健康和社會影響惡劣的嚴重違法行為,重點查處,讓嚴重違法者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營造出良好的直銷市場環境。
4、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提升直銷行業正面形象
直銷在中國大陸的發展經過了比較曲折的過程,社會公眾對直銷與傳銷難以區分,對傳銷的危害記憶猶新,對規范的直銷常有誤解。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工商部門在保護直銷企業合法權益的同時,十分重視引導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重,激發行業正能量,樹立直銷行業社會正面形象。
2013年,國家工商總局出臺了《直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指引》,從經濟、法律、道德等層面對直銷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提出相應要求。實踐證明,在工商部門大力推動下,各直銷企業積極行動,認真履行法律社會責任,不斷加強內部制約機制建設,依法合規經營意識明顯增強;認真履行經濟社會責任,自覺加大了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認真履行道德社會責任,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特長,積極主動投身公益慈善活動,獲得了社會普遍好評。